1月27日,山東首條芯片加工制造線實現產品下線,標志著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濟南高功率芯片廠房項目進入實際生產階段,填補了山東“缺芯少屏”的空白。
該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630畝,分三期建設。中鐵十四局承建的一期一階段總占地230畝,建筑面積11.6萬平方米,具有技術標準高、體量大、施工難度大等特點。
施工中,項目部積極采用新工藝、新設備,提升施工質量和進度,滿足項目技術標準高出國家驗收標準4倍的要求。為有效解決廠房潔凈度最高達到普通手術室10-100倍的施工難題,他們采用了較為先進的華夫筒施工工藝,并把25000個華夫筒的預埋誤差控制在了千分之一的范圍內。由于項目所在地屬典型的液化土地質,地基處理較為復雜,項目部創新工藝打出一套“止降水+填土+分層強夯+靜壓管樁”的技術組合拳,打樁達到39米,設計承載力達到240噸,滿足了芯片生產廠房對地基條件十分苛刻的需求,并創下了30天完成2435顆高強度管樁樁基作業的省內施工記錄。他們還采用框柱加固新技術,確保了6-7米高框架柱的一次性灌注完成,有效避免了傳統工藝造成的跑漿漏漿現象;創新采用MGB滑移技術,僅用37天提前完成了總重量達2400噸、覆蓋面超過1萬平方米的鋼屋架吊裝任務。為提高安全管理,項目部自主研發了智慧大數據中心,安裝了50多個攝像頭,實現了對人員定位、車輛識別、環境監測、塔吊起重檢測等全方位管理,提升了安全施工能力和效率。
據悉,該項目投產后將顯著提升濟南芯片制造產業發展實力,補齊濟南市集成電路產業的短板,為“工業強市”戰略注入強勁動力。